观点 |谢平: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框架不会大变
【摘要】“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框架,不会大变。”这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前副总经理、清华大学五道口学院教授谢平10月29日在盛世景十周年庆典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时指出的。在题为“中国金融改革展望”的主题演讲中,谢平对中国金融改革做出了四个展望。
作为曾经的央行官员,谢平在中国金融领域颇有影响。他身跨“官、学、商”三界,也是中国屈指可数的四度获得孙冶方经济科学奖的学者,因此,谢平有关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观点深受各方关注。
谢平认为,之所以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框架不会大变。是因为目前的分业监管体系是由现行法律框架体系确定的。“一行三会”分业监管框架,从1993年——2003年,我们用了10年才使得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框架基本完善。因此,这个法律框架决定了我们目前的监管体系很难有大的改变。
现在有一些例外,都是国务院特批,比方银行可以持有证券或者保险持有证券,但是大部分采取法人还是分业监管,不管金融集团有多大,但是银行、证券、保险都是作为单一的法人,不能说同时干几种业务。证券监管和保险监管,从理论上和逻辑上都可以看出它与货币政策关系不大,跟宏观经济也关系不大,因此,央行、银行、证券、保险四个监管,各司其职。专业监管(分业监管)在目前情况下,还是符合中国体制的。
“我个人设想就是最好在一行三会之上,成立一个有实际意义、实权的金融稳定委员会,有点像美国模式。这个金融委员会,一开始有一个全日制主管的主席,也就是有一个副总理级别的人全心全意管一行三会。”这是谢平对中国金融改革做出的第一个展望。
谢平认为,中国未来金融机构的产权格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非国有的金融机构会越来越多,这是挡不住的。银监会最近公布9月末银行类机构总资产217万亿元,已经是全世界最大了,比美国还大。其中五大国有银行的份额只占到80万亿元,一半都不到。未来中国金融改革,非国有类的金融机构会发展很快,这个势头不可阻挡。这是谢平对中国金融改革做出的第二个展望。
谢平认为,资本外流的趋势将来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什么会外流?
首先,我们不能重新回到原有的人民币监管模式中。其次,人民币加入SDR后,按规则,我们不能限制太多。再次,现在很多国家已经把人民币作为小额的储备货币,最近银行间市场很多外国银行来买我们的债权,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能管的太严了。最后一点是如果对资本管制太严会影响到我们的市场经济地位。
现在看来人们越来越需要国际对冲。为什么这么多人到美国买房地产?这也是风险对冲。
中国高净值的人多了,财富的外流是必然的趋势,但是不用怕。因此,资本外流,长期会进行下去。这是谢平对中国金融改革做出的第三个的展望。
谢平对中国金融改革做出的第四个展望就是,金融科技将改变中国金融版图。中国金融科技现在在全世界绝对是数一数二的,而且它的发展之快,改变之大,谁也挡不住。比如支付系统,中国的第三方支付是全世界做的最好的。
谢平最后指出,现在的一个趋势是地方政府金融化倾向,地方政府越来越像金融控股公司。未来5年甚至10年,我们都不得不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发展当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在变化。
来源:证券日报(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谢平:
“互联网金融”概念之父,南湖互联网金融学院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历任中国人民银行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非银行金融机构司司长、湖南分行行长、研究局局长、金融稳定局局长,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中国投资公司副总经理。曾获第四届(1995年)、第九届(2000年)和第十一届(2005年)孙冶方经济科学奖以及首届(2014年)孙冶方金融创新奖。
或扫描并识别以上二维码,关注
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NIFIReview
学院网站:www.nifi.org.cn
更多专家观点,尽在NIF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