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M合伙人林欣禾:投资就像经销商,买进卖出,赚取差价
【内容摘要】林欣禾(Hurst),是新浪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先锋人物。作为DCM China的共同创始合伙人和董事合伙人,Hurst带来了经营初创公司、帮助企业家促进业务增长所需的经验与知识。在DCM,Hurst主要关注消费互联网领域,包括电子商务、数字媒体、在线旅游、移动应用,以及O2O。Hurst的投资包括唯品会、58同城、途牛旅游网、豌豆荚、也买酒、51Talk无忧英语、互动百科、绿盒子、麦包包、欧瑞斯丹、木瓜移动、康龙化成及绿新包装、纷享销客,优集品和货车帮。
在加入DCM前,Hurst是新浪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和COO,新浪是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互联网公司。Hurst见证了新浪的全球业务发展与并购项目,并深入参与到公司的日常运作、公司主要业务,及IPO前融资的工作中。在加入新浪之前,Hurst曾在斯坦福商学院就读,并作为安永的管理咨询顾问在硅谷工作多年。
风投并不神秘
许多创业者问我,应该怎么和投资人交流和互动,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两个点。
第一点:不管是投资人也好,创业者也好,大家都差不多,既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你要先抱这样的态度,做VC的也是人。
大家有时对VC有一种比较负面的看法,觉得做VC的会很挑剔。我们要保护我们的投资者,我们要对我们手上拿到的钱有一定的责任感和敬畏心,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些资源分配给更适合的人,所以我们在挑选创业者的时候会比较慎重。这样就会造成很多年轻的创业者碰到一些钉子,对VC会比较失望。
不过我觉得你真想创业就不要气馁,当初我做新浪的时候,第一次想的东西和后面做的也是完全两样。所以我们通常对创业者都很尊敬,因为我知道没有人可以知道这个社会会怎么发展。很多人今天给我看了项目我觉得不太行,并不代表一年后两年后这个项目不行。因为时间在变、社会在变、人的需求在变,两年前不成熟的想法,两年之后时间点可能就刚好到来。
第二点:你要知道投资人的出发点。
风投、创业投资并不是一个很神秘的东西。其实做任何投资都有一定的出发点,我想现在很多人多少都有一些投资,不管是买股票还是买房买车,投资最简单的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最基础的出发点,还是怎样进价可以低,出价可以高,这样想的话你的神秘感就可以去掉。
放在创业投资里,创业者是卖方,投资人是买方。你把自己的想法以他的出发点想,做你的出发点的时候考虑他的出发点,这样就比较容易和投资人聊。
我接触到许多第一次创业的创业者,他们可能有一点紧张或者担心,会想尽办法让VC注意到自己,所以一开始他们讲话会讲得很虚。假设你自己买东西,如果商人与你讲很虚的东西,你通常也不会买。
我觉得全世界最好的产品、最好的商业模式,都是给一个普通人用的,而不是给那些具有专业知识的人用的。所以你的产品或商业模式应该能够在很短的时间里让一个普通人听明白,如果你连自己做什么都还讲不清楚,我会请你回去再好好想想。
这并不表示我对你不信任,我只是觉得你现在还不够成熟、对行业的了解还不到位。搞不好你回去后会想明白,这个生意你没办法做,人生那么长,还可以做其他更有意义的事。
所以一开始不要夸大地去讲你的市场,而是要讲清楚你做的什么事,为什么是你来做,你要从哪个点切入来做。不要太虚,尽量把你要做的事情以很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如果你讲得越简单越容易让人明白,那说明你对创业的准备已经做得很深了。
没有人知道未来会怎么样
我觉得投资和创业是一样的,当初我做新浪的时候,我也没想到新浪可以做到那么大。只是三个人在斯坦福的教室里面,大家在做英文网站,而我们做中文网站。当初腾讯和新浪比,腾讯很小,腾讯只做QQ,像美国的ICQ,他们没有做得特别大,而如今腾讯的市值已经有两千多亿美元了,谁也想不到。
今天BAT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的创始人心胸很宽阔,看到了时代的变化,找到了新的机会就往上走。当时我投58和唯品会时,也没有想到他们能发展到这么大。坦白来说,我刚刚投进去的时候,也就是20、30个人。我没有抱一个态度,将来这会是一个BAT,我只是想这是不是一个好的投资,这个团队是不是一个好的团队?
竞争永远会有的,你没有竞争,你的商业模式就不行,一旦有商业模式,竞争对手就一定会进来。所以我投的时候一定会考虑创业者是不是有这个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去紧跟时代,随着时代改变而改变。所以真正的风口谁也预料不到,我只知道一天踏踏实实地干活。
我创业时就想做新闻,当然也有人想做其它,做社交、做游戏,但我只想做新闻。一个人成功不是因为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没做什么,他把诱惑撇开了。但是做新闻融资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不赚钱。
当时有人给我说,你太笨了太傻了,你就说你不是新闻,说你是门户。我第一反应是,我知道门户长什么样子,我不是门户。但过了一个周末,我想明白了,我就说我是门户去融资,但是我继续做新闻,当然我后台的流量等数据都很高。创业者还要知道什么时候要坚持,什么时候不能固执。
创业失败的三个原因
很多年轻人,希望很快能够成功,做事很浮躁也没有耐心。
当你看到你的校友或同事挣了很多钱,还有媒体每天报道很多成功的案例,你很容易去追逐那些热点,什么挣钱就去做什么。一旦你浮躁,没有耐心的时候,泡沫就最容易产生,而结果往往是一败涂地。创业前你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想清楚后再做。一旦开始就要坚持,有足够的耐心去等待这个结果。
因为你有耐心,在你做的领域里做久了,你才能发现你所在市场的机会什么时候会来临。时机转变的时候,其实只有几个月的时间,你要下定决心,把整个公司都倾注在上面抓住时机。在我们创业时曾有一段时间,手中的钱基本上已经付不了员工的薪水了,可能再维持一两个月就会关门。
做华渊网的前两年,我们一直都没有碰到合适的机会,但我隐隐约约感觉这个时候时机已经到了。回家睡了一觉,第二天醒来还是觉得这感觉是对的,于是公司就开始裁员,最后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员工做另外一个东西,最后机会真的来了。
很多人在成功以后,会觉得自己很伟大,这个情况也发生在我身上。新浪2000年上市,在这前后我觉得自己很牛很了不起,开始分心,听不进去别人的话,觉得自己什么都能做。可是市场在变,你的公司随时都有可能被新的公司取代,长江后浪推前浪。如果作为创始人你意识不到这个情况,后果不可想象。不要分心,如果已经分心就要把事务分出去让别人来做。
所以,你会失败的三个原因可能就来自于你没有足够的耐心、动作不够快、分心。
关于补贴
在任何一个时段,早期公司是没有办法赚钱的。
早期是看市场有多大、看用户成长速度如何,如果成长速度快,那我先投了再说,因为你需要钱,这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用户量一旦上去,不可能长久给他们免费的午餐,这就需要一个商业模型,是让用户买单还是让广告商买单;第三阶段,考虑商业模型的毛利有多高,赚钱的能力有多强。早期公司就是第一阶段,中期的就是第二阶段,晚期接近要上市的就是最后一个阶段。
当然,在那些比较热的年份里情况会有些不一样。如果经济比较热就会产生泡沫,在泡沫期间,有赚钱能力的公司的估值已经高到不可想象,甚至有一些没有赚钱能力的公司,估值也居高不下。在这种情况下,投资机构会偏向不看公司的盈利能力、不看赚钱能力,而关注你是否具有高成长性,这涉及到投资机构的RIO(投资回报率)。
投资就像经销商,买进卖出,赚取进价和出价之间的差价。虽然价钱很高,但在这个时候你想要买,就要出高价。我明白买进容易卖出难,为了避免买高卖低,买进的企业肯定不能量大,所以项目要少,要精。机构的人也要少,人少才不会贪心做太多项目。
而现在这个时期,VC都比较保守,甚至悲观。因为过去投资的很多公司,是依靠补贴获得的高成长,抽掉补贴,再让他向用户收费,这是很难跨越的鸿沟。所以,现在很多VC在看项目的时候,很重视的一个问题是,没有补贴是不是真的可以赚钱。
如果你尚未启动,只是想要创业,我建议你稍微缓一缓。因为现在投资的温度比较低,而最容易启动的时候,是估值稍微高的时候,投资者比较愿意冒险,愿意把第一笔钱先给你。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还倒不如在原本的公司好好干一阵,等到市场回暖的时候再出来干。
如果你已经有公司了,现在融资越多越好,要知道你拿到了钱,你的竞争对手就可能拿不到钱。所以,可以融就尽量融,先不要考虑估值。如果是早期团队,谁给投资跟谁走,有钱才能办事。等到一定规模以后,可以选择和自己个性接近的VC,同时选择有创业经验的GP,因为走过那段路,在碰到危机时,他有经验可以和你分享,陪伴你一起成长。
文章来源:投融界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